边透析边“骑车”:一项血透康复新体验正被患者推崇
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透析室,20多位患者正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一边透析,一边脚踩“单车”。“之前走路,双脚无力,还气喘,现在边透析边踩单车之后,爬楼都不会累,感觉明显有力气了,真好。”张大爷笑眯眯地说。这是我院血液透析室引进的一项创新康复举措——透析治疗脚踏车运动。通过这项运动,患者们在透析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为了提升透析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帮助透析患者改善健康状况,在科主任刘宗旸和护士长陈彦的带领下,医护团队积极探索科学的运动方式,帮助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促进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这项康复举措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尿毒症患者身体虚弱、不宜运动的误解。”我院副院长、肾内科/血液透析室主任刘宗旸表示,床上脚踏车运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具有增强心肺耐力、改善虚弱状态、提高透析充分性和效率等多重功效。医护人员也会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锻炼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为血透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自从开始在透析中骑车后,心情舒畅了很多,整个人感觉更有精神了。”已经有5年“透龄”的赵阿姨在使用脚踏车运动后说道,原来透析时她的血压较低,现在通过运动,她的血压也得到明显提升。护士长陈彦介绍,医院2024年3月底投入使用脚踏车后,患者均反映在透析过程中预防肌肉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专家表示,除了在医院边透析边踩单车运动外,血透患者在家中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宜的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这些功法强度适中,动作刚柔并济,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增强肌肉力量,从而减轻身体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训练时间建议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
肾内科/血液透析室成立于2010年5月,现有一个住院病区及两个透析区。科室开展各种常见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衰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治,能完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血液灌流、血浆分离、免疫吸附、床旁血液净化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同时能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相应的血液净化救治。
科室率先在贵州省内开展了多项血管通路相关新技术及新治疗,如标准动静脉内瘘及中心静脉置管手术Fogarty导管内瘘取栓术、转位内瘘成形术、高位内瘘成形术、自体血管移植搭桥术、动脉/静脉浅置化术、内瘘狭窄修补术、上肢及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成形术、人工血管内瘘搭桥术、内瘘静脉浅置化术、DSA下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超声及DSA引导下外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上腔静脉闭塞病变直接穿刺开通技术、枸橼酸钠体外抗凝技术、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术、硫代硫酸钠在慢性肾衰钙化防御中的应用等。
近年随着科室超声下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已熟练应用于内瘘血栓形成、闭塞开通、辅助成熟及细小动脉术前辅助等通路问题,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科室年完成各种通路手术2000余台,为贵州省各地州市以及县级医疗单位数千例肾衰患者提供了血透通路手术治疗,并常年开展各种长、短期医护培训班。
刘 宗 旸? ??肾内科、血液透析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肾内科、血液透析室主任。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委员及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疗技术交流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血管通路学组组长●贵州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
目前主要从事血液净化及血管通路相关工作。2021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