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蝴蝶妈妈”遇见童声,省文化馆这场文化盛宴“童”样精彩!
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贵州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贵州省文化馆携手众心扬社区文化公益活动促进中心,特别策划推出“绘梦童剧”儿童绘本剧表演活动。活动以苗族创世神话《蝴蝶妈妈》为创作蓝本,为孩子们打造集“可看、可演、可感”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此次活动,贵州省文化馆紧扣“儿童友好”与“民族文化”两大主题,创新传统阅读模式,将绘本故事与戏剧表演深度融合,引导孩子们从“被动阅读者”转变为“主动演绎者”。通过唱、演、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打造了一场“有童声、有故事、有传承”的文化盛宴,生动诠释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童趣表达”。 ?
5月24日上午十点,《蝴蝶妈妈的故事》儿童绘本剧活动在省文化馆二楼小剧场温情启幕,全程围绕苗族创世神话“蝴蝶妈妈”展开,四大环节环环相扣,让文化传承“可触可感”:
一、文化导入·神话初遇
活动以“贵州少数民族神话故事短片”开场,带领孩子们进入贵州神话世界;随后通过《蝴蝶妈妈的故事》绘本(原创故事:顾久,绘画:王瑛,故事改编、编导:何凤辉)投影的联动展示,将“蝴蝶妈妈破茧、孕育万物”的传说娓娓道来——从她与自然的对话,到她对生命的守护,那些课本里的“民族文化”,将化作屏幕上的动态故事,悄悄钻进在场孩子们的心田。
二、互动问答·故事深探
“贵州有多少世居少数民族?” “贵州的特色乐器是什么?” 活动现场,主持人围绕贵州少数民族知识发起趣味问答。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将获得“发光小蝴蝶”,回答错误的小朋友将执行“亲子悄悄话”,在一问一答间,不仅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更让亲子互动成为文化传承的“温暖注脚”。
三、绘本剧表演·童声演绎
孩子们穿上苗族特色头饰与文化衫,化身“蝴蝶妈妈” “大象” “老虎”,把绘本里的情节搬上舞台。从破茧的灵动,到孕育万物的温柔,每个孩子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肢体动作、台词表达,童真与文化的碰撞,营造出最鲜活的“传承现场”。
四、童声合唱·致敬生命
活动尾声,全场大小朋友共同唱响《蝴蝶妈妈》——这首由贵州知名词人玉镯儿作词、张超作曲的歌曲,旋律里流淌着对自然的敬畏,歌词中写满对生命的礼赞。当童声与家长的声音交织成歌,让在场观众读懂:文化传承从不是“刻意的教导”,而是“我唱给你听,你记在心里”的温柔延续。
本次活动作为贵州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和“有点艺术”剧场的重要环节,以创新形式展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未来,贵州省文化馆将持续优化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文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