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创新赛道“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工地设计与应用赛项”在贵阳圆满举办
5月23日至5月25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创新赛道“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工地设计与应用赛项”在贵阳圆满举行。
为响应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本届毕业设计大赛首次设立创新赛道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工地设计与应用赛项,与国家的“智能建造”战略部署高度契合,也是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的重要实践。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的52所院校,105支团队报名,其中19所院校,43支队伍在本次比赛中进一步展开较量,决一胜负。现场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资深大咖共同组建起阵容豪华的评审委员会,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从创新性、实用性、完成度等多方位对每一份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评判。
开幕式上,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万山向大家的到来致以诚挚的欢迎,万山表示,BIM技术作为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正深刻重塑全球建筑行业的未来图景。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立足行业、接轨国际”为使命,深耕BIM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助力学子从课堂走向产业一线。此次大赛既是学院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理念的生动实践,亦是我们向全球建筑教育领域递出的“开放合作”名片。大赛以创新为名,汇聚国内青年英才同台竞技,既是BIM技术前沿应用深度探索的有力展示,更是全球建筑教育智慧交融的盛事。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进一步促进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理事长赵桂君指出,智能建造是土木工程与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交汇的创新实践场。物联网技术作为智慧工地的“神经中枢”正在重塑工程管理的金链条,从安全监测、质量管控到物料追踪、绿色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闪耀着科技之光。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能够让大家深化对物联网架构与场景应用的认知,锻造未来智能建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从事智能建造相关工作及领域研究打下夯实基础。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数字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忠宝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引擎。为积极响应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本届毕设大赛首次设立创新赛道物联网赛项,是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瞻布局。本次大赛特别强调 “创新” 与 “应用” 的结合,参赛团队需自主进行智慧工地方案规划设计和人工智能物联网设计并进行相关操作,这要求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跨专业协作中培养系统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为真正培育出能够驾驭 “BIM + 物联网” 技术复合型人才,实现建筑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跃迁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建筑数字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行业资源,为赛事提供了全流程支持。其自主研发的 BIM +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等核心技术工具,使参赛团队得以运用这些行业前沿软件,模拟真实工程场景下的智能监控、设备互联、数据协同等操作,使作品更贴近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智能建造人才所需具备的?“数字技术+工程管理+创新思维”的复合能力。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见证了选手们用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展现的精彩表现;本次大赛共评出本科类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3名。专科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名。
在采访中,参赛教师代表鲁东大学领队老师李丹感慨万分。她认为,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胜负,更重要的是那份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勇气与决心。无论结果如何,这段并肩作战的经历都将成为同学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她期待着未来的赛场上,能有更多的同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未来,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持续深耕建筑教育领域,与各方携手,通过举办更多创新赛事、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更多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