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闭门研讨会圆满举行

贵州腾博tengbo9885官网教育事业部 | 2025-05-26 17:23

5月24日,新双高赋能·新质生产力引领——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闭门研讨会在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由全国会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贵州数智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贵州财经职业教育集团主办,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北京正保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三十五所职业院校六十位院校领导、教育专家代表齐聚一堂,锚定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这一目标,围绕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热点议题,深入探讨前瞻性与创新性策略方案。

开幕致辞

开幕式上,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川教授,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青分别发表了致辞。

邓川在致辞中代表承办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她表示,学院作为贵州省财会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实现五金重大突破、注重内涵式发展;以“数智赋能、创新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她强调,此次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建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实践,更是落实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服务贵州“四新四化”战略的主动作为。她坚信,通过此次闭门研讨会能够探索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刘青在致辞中向承办单位表示感谢。她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解码职业新坐标,培养适应职业新场景、掌握岗位新技术、熟练使用新工具的现场工程师,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夯实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正保网中网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长期秉持“技术驱动、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积极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教育服务生态系统。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与各位教育同仁及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的创新实践中,以探索为笔,以经验为墨,共同书写职业教育发展的壮丽篇章。

专家视角:塑造数字工匠的关键引擎

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授赵鹏飞以《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深入讲解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理论基础、历史改革、实践成果和发展方向,梳理了学徒制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通过国际比较,结合中国实践,剖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创新实践,为职业教育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学徒制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与借鉴范例。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学院院长、教授高翠莲作题为《数智赋能下的新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她从会计职业变革与财会人才能力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与科教融汇人才培养两大维度出发,深入探讨在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如何紧密围绕产业升级,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她指出,教育的核心在于受到启发、明确方向、突破困境、持续创新,要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创新与传承有机结合,让技术与文化深度交融。同时,她还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财会人才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解决方案:借鉴卓越实践,打造特色标杆模式

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模式,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这是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也是满足“双高”赋能及新质生产力引领的破题之策。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财务会计系主任杨莉、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经理高福,立足校企双元深层次协作,深度总结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经验、特色方法和标杆模式,倾囊相授创新实践成果,分享宝贵经验。

杨莉以《新双高背景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结合七大实践方法,包括“构建育人新机制,汇聚资源优势”“推进学徒制培养,明确各方权责”“精准对接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等,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这些方法融入到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她指出,在推进学徒制培养方面,要明确校企徒三方权责,确保培养过程高效规范。通过构建育人新机制,整合政行企校多方资源,打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通过对接“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岗位要求,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新型现场工程师人才。

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高级项目经理高福作《正保现场工程师项目的创新与实践》主题分享,他围绕前瞻视野、紧扣数字化转型需求,从技术推动财经行业变革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正保模式及其六大核心策略。报告结合了产业特点与企业需求,提出了优化的培养方案,为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配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范式。为培育符合“新双高”赋能战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现场工程师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项研讨:开辟高质量培养工程师新路径

会议期间,来自政校行企各方代表进行现场热聊,共同开启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交流。会议以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为依托,以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为核心,以“产教同频、理实一体”为支撑,深入分析了院校的需求。行业专家提供了“一对一”的指导,实施精准策略,全力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难题,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走进基地,探寻人才培养新范式

本次会议特走进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基地,与会人员参观了RPA智学实践教室、学生智造工坊、导师创新工作坊、RPA测试开发室、工程师创意孵化站、工程师灵感驿站,沉浸式体验了微型RPA生态圈。

校际协同育新匠 ?示范观摩领航向

参访期间特设现场工程师示范观摩课,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通过“真实项目、真实数据、真实流程、真实工具、真实考核”的“五真”教学法,借助RPA财务机器人、AI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教学即生产“的实战化培养体系”,让学生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步掌握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思维,真正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对接”。

本次研讨会的圆满举行,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下一步,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以现场工程师项目为战略支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与各方携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深化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贵财职”模式。